這段育兒之路並不只有你和孩子獨行,還有好多人也與你們同行。有些人自動自發陪你們走過,有些則是不情不願。

別人是願意幫忙的

幫助他人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只要能被告知該如何提供協助的話,一般人都樂意幫助別人。有時只需表達共同的興趣或需要,便能激起助人之心。關於助人這檔事,許多人對它誤解頗深。當你向別人尋求協助時,對方通常會覺得受委託之事很麻煩,或者會給他們增添心理壓力或不適感。你的任務便是證明給他們看這兩種情況絕對不會發生。

與其將心思放在你及孩子的需要上,先從求助對方的需要開始考量,然後讓對方知道你將會妥善處理他的需要。

即便我們很期望某些特定人選的援助,但他們未必是最佳人選,有可能是因為對方的暴燥脾氣,或是他們的教學方法。曾經有位父親告訴我,雖然他太太非常堅持能繼續參與兒子的教育工作,可是她的焦慮程度高到讓他覺得會對孩子造成壓力。我在觀察過母親與兒子之間的互動之後,同意這位父親的看法。她完全不給兒子足夠時間讓他思索反應,而且當兒子沒把事情做對時,她立刻會做出極為失望反應。

結果學習對這兒子變成一件充滿焦慮的任務。我婉轉地給她兩種選擇。她要不改變對兒子的態度,要不就兒子進行學習時請她不要在場。她決定改變自己的態度,可是過了一星期,她發現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她根本無法冷靜下來好好引導兒子進行學習。最後,我們大家一致同意當兒子進行學習時,她儘量不要插手。結果這孩子漸漸對學習重拾興趣。

主動聯繫

我們通常在向別人開口求助之前,早已決定好打算做哪些事。在你決定要對方幫你哪些事情之前,先問過對方的意見。然後設身處地試想:別人要求你幫忙,以及別人請你幫忙,事先徵求你的同意,並言定你的參與程度多寡,面對這兩種反應,你內心做何感受。

雖然在這兩種情況下所提供的幫助完全一模一樣,但這兩種總法所導致的協助心態卻截然不同。我們都曉得如果某人在某件事情開始之初便多方參與,將來這個人對此事的投入也會愈多,通常事情也愈容易辦成功。同樣道理不僅應用於小孩子身上,亦應用於任何參與學習活動的每個人。不過,在向他人請教意見之前,你得先設定好做法範圍。就像對待孩子一樣,永遠不要提供對方你無法接受的選擇。

基本上,可以利用五個簡單步驟成功地讓外人協助你教育自己的孩子。

1. 設定必需加強的問題範圍。
2. 徵求對方意見看法。
3. 點出若該問題能得到解決的話,孩子及照護者皆能受惠。
4. 再次確認照護者是出於自願提供協助,並照你的指示去做。
5. 誠心表達感謝之情,並強調對方參與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這五個步驟亦可應用於其他家庭成員、朋友、老師身上。不過,在和老師溝通時,家長得特別留心謹慎,大部份情況乃因先入為主的誤解成見(misperception)而起。

有些老師認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情況通常抱持儘量不參與,不介入的心態。所以當家長主動關心時,有些老師會覺得很意外。他們可能一開始會懷疑家長積極參與的動機,比方說,質疑老師的教學能力。如果家長採行做法得當的話,老師也可能表現出極高配合度。家長與老師之間經常存在不少誤解,錯看對方。

通常這些誤解成見多半來自從前的不愉快經驗、錯誤想法,以及文化差異。身為家長的你可以向老師表達最大誠意,你的用意在於促進老師教學及孩子學習成功,這麼一來你便能縮短與老師之間的隔閡,無論這道隔閡是大是小。先入為主的成見是種很奇怪的玩意,有時它會自動推衍,自成一格;有時它甚至與實際情況完全搭不上線。一般而言,小學老師及家長之間最容易出現先入為主的成見問題。

他們該怎麼做?

一旦找到願意主動幫忙的人之後,你便需決定你希望他們該怎麼做。當你做決定時,將學習視為兩大部份:學習新知識,然後應用該新知識。你負責教導孩子某個新行為或習慣,然後請協助者注意觀察督導孩子是否確切落實此一新行為或習慣。比方說,如果要加強孩子的組織能力,你可以從家裡某個小地方開始訓練,然後再慢慢擴大訓練組織能力的範圍。

擴展行為應用範圍的做法稱為「類化」(generalization)。類化活動內容愈具關聯性,孩子愈能學得翔實,也愈容易留住資訊。一旦有他人參與類化過程,便能加強其作用效果。舉個例子,你的孩子或許能夠把自己房間整理得很乾淨,可是從來沒有人告訴她到外婆家過夜或在幼稚園上課時也要把環境整理乾淨。

孩子有愈多機會練習某種技能,便愈容易將它變成一種自發性動作,最後終於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協助者的主要角色在於協助你擴展孩子已經習得熟悉的常識或行為,這樣亦可減輕協助者心理上壓力,因為他們曉得孩子已經熟悉某種行為。正如你對孩子的期許一樣,你也希望協助者能順利成功達成任務。

滿足他們的需要

先從了解協助者的需要開始著手。如果對方是親戚,空閒時間並不很多,而且她比較喜歡在自己家裡幫妳帶孩子的話,那你就從她的家裡開始著手。通常我們做事的動機屬於二分法:要不是為自己就是為別人。通常一般人的行事原因除了利己之外,便是真正關心對方。那種只顧自己利益的人通常會被人視為愚蠢之流、動機不夠光明磊落。

而以利他為出發點行事的人則通常會視為好心地,人格高貴。他們唯一的希望是幫助孩子的成長變得「完整」。現在他們有機會幫孩子填補生活中缺欠的部份,能夠出這份力幫忙便是最大的動機,尤其是當協助者為自家親戚。

不過利己與利他之間的界線並不如某些人所認為的那麼分明。長久以來,不少人主張只有在利己與利他兩種動機同時存在之下行事方能獲得最大效益。根據個人臨床經驗,我發現這種說法真確可信。每次我對協助者點出他的協助能讓他們獲得某些好處時,輔導效果總是出奇理想。

給予讚美,接受責難

「將所有既得利益施予他人,將所有虧損挫敗歸於自己」這句西藏古諺中的仁慈特質亦可拿來作為尋求他人協助時的指標。每個人都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都需要知道自己的參與能夠讓事情狀況變得更好。我們通常會假定別人知道自己貢獻了什麼,但除非把話攤明白講,否則別人還是有可能毫不自覺。

他們或許覺得自己有做出貢獻,但除非你告訴他們,否則他們永遠都不曉得你心裡在想什麼。有時人心裡所想的和事實之間的落差就像兩個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對某件事情的觀感一樣相距甚遠。你必須很清楚、直接、寬宏大量地給予讚美──不論對方貢獻的重要性高低。

把所有嘉獎全歸功給別人,將責難全攬到自己身上,無論事實情況為何。你必須隨時給予協助者關愛與鼓勵,就像你對待孩子般的真誠關心。

主動而非被動

訓練你的協助者使用主動而非被動的學習方式。主動學習法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活動。親自動手做的活動不僅小孩子覺得刺激有趣,而且習得的資訊保存時限較長久。主動學習法的第二部分是,當出現錯誤時,應立即提出意見回饋。大多時候,最好以示範動作讓協助者了解你的意思,不要光只用言語形容。

給一張指示清單

當你教別人新事物時,你一定會假定對方能夠照你所教的過程牢記在心。事實上,如果你心存這種念頭的話,通常會事與願違。與其靠腦子記憶,還不如打出一張白紙黑字的清單更來得踏實。將行事重點用打字列印出比用嘴巴講效果更為理想。

你所設計的教學活動應該是好玩、有趣又容易成功的。將活動內容設計得讓參與的每個人皆能樂在其中,不要太嚴肅,儘量保持內容簡單。當你示範給協助者看時,言行舉止儘量慢一點,逐步引導他們扮演輔導孩子的角色。當協助者與孩子對話時,說話與回應之間的空檔不要拖得太長,限定在一定時間內,教協助者多多使用視覺性強且具體的物品做例子。

活動進行得愈多次,孩子的反應就愈自然直接。同一個活動,一開始只要求協助者做個一、兩次;等到他們比較自在一點之後,如果他們的參與度沒有更深入的話,可以請他們再多做幾次。請他們記錄下孩子每次的反應。就這個例子中,我們所用的是笑臉以及普通表情的臉。另外你可採用其他標記方式,如打勾或貼上星星貼紙。每個範例只訓練一個簡單行為,儘量維持一個學習活動訓練單一行為。要確定你所選擇的第一種行為是孩子最能夠接受的主題。

隨時向協助者詢問照護孩子的感想,這麼做乃具有三大重要功用:第一、讓你知道孩子的表現程度如何。第二、藉此機會讓協助者了解他們不但貢獻良多,而且他們的意見十分寶貴。第三、當協助者被問及他們能為孩子的學習活動盡多少力時,通常他們的投入意願會很明顯地增加提高。


出處:預防孩子在進入幼稚園之後出現學習障礙、在當下打好基礎,確保孩子有更美好的將來。(本電子報內容摘自《教一次就懂》、久周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雙胞胎天使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