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橘子家長剝皮、上學書包由家長背、參加課外培訓由家長陪……這種“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學生過度

依賴家長”的現象像流行病一樣在很多家庭蔓延。在南京市一家以青少年為主要培訓對象的大型社會辦

學點現場,有的孩子上課4次后竟不知道自己在哪個教室。

  記者在現場做了統計,約90%的學生由家長護送到教學區門口,有的孩子甚至有多位家長護送﹔在

參加培訓的學生中,自己背著書包的隻有60%﹔在教學區門口,絕大多數家長能配合管理人員,讓孩子

自己走進教學區、走向教室,但是不聽勸阻、強行闖關的家長大有人在。一位中年男子不顧管理人員苦

口婆心的勸告,帶著自己上三年級的女兒沖過門崗,負責管理的老先生追上去希望他停下來,可該男子

竟說“小孩弄不清教室在哪兒”。不少家長編出種種理由,幫孩子背著書包送到教室。上課鈴響過后,

還有家長和學生陸續趕來,部分遲到的學生仍是不急不慢,家長卻聽之任之,當管理人員催促學生快點

時,家長卻說:“這孩子早晨起不來。”

  讓人擔憂的是,家庭過度溺愛、家長過分包辦、孩子缺乏鍛煉,長此以往,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提

高?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獨生子女,家長一定要放手讓孩子從小接受應有的鍛煉,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獨

立自理的能力,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生活態度,自己處理好力所能及的事情。
 

“你是溺愛孩子,還是智愛孩子


  愛並不是壞事情,對孩子的愛應該越多越好,實在沒有必要收起一半。隻懂得物質上滿足孩子的所

謂愛,連母雞都會,嚴格說已經夠不上人類愛的現代水准。人類理智的愛應該是意味著關心、理解、責

任和尊重四個方面。

“關心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溺愛所關照的並不是孩子的心,而是孩子表面的需要。孩子喜歡吃,他就滿足

孩子的吃,鍛煉身體,相當多的家長反而忽視。很短的路程,本來應該是鍛煉走路的好機會,可是一律

要“打的”﹔孩子想干家務勞動,家長不同意,由於長期不干事情,造成動作不協調,然后又不得不花

掉大量的錢去進行“感覺統合訓練”。


  關心不僅要關照孩子的物質需要,更重要的應該關照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長,隻會從表面看到孩子愛

吃冰激凌,愛去“麥當勞”、“肯德雞”,結果不僅是偏食的飲食習慣促成了一批“豆芽菜”,“小胖

墩”,而且嬌慣促成了自私、懶惰的壞毛病。


所以說智愛和溺愛的區別是:智愛是全面的關心,尤其關照孩子的心靈,而溺愛是片面的關心,隻關照

孩子的表面需要。

“理解
  既然孩子更重要的需要是心靈的發展,這就更需要理解。家長應該設法站在孩子的角度,設身處地

替他們想。比如,有一個孩子精心飼養的一隻小雞死了,她非常悲傷,非要把雞埋葬,並進行哀悼。家

長就應該理解為這是孩子一種善良的情感和對生命的熱愛,給予一定的支持,千萬不能粗暴地加以斥責。


“責任
  我們不應把孩子看作是個人的私有物,要極力避免用我們自己狹隘的愛使孩子受到不良影響。有一

位老奶奶把孫子當作“寵物”,溺愛得不象樣子,竟然說:“我歲數大了,你們就讓我再溺愛孫子一禮

拜吧!”。應該說這種隻顧自己的心理需要,而忘掉自己的責任。


“尊重
  尊重是最深刻的愛,因為尊重才能使孩子產生自尊,而自尊才能使孩子產生內部動力,得到主動的

發展。一方面是對孩子的溺愛,隻要考個好分數,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把孩子捧為小皇帝﹔而另一方

面又絲毫不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不給玩的時間,不給獨立活動、思考的空間,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可

以任意侮辱,拳腳相加,又成為了可憐的小奴隸。而智愛把尊重作為最重要的內容,因此是一種應該提

倡的深刻的愛。

   
“我自己能做”                  

  從很小時,一個尋求獨立的孩子渴望制造事端而感到自己有能力。根據她的父母或看護人對她的回

應,一個幼小的孩子心中所想她的能力是很大的。作為成人,你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角色是向孩子提供

愛和支持,鼓勵孩子的開拓精神和好奇心,教給孩子的技能,以及允許孩子作適當的選擇。你對孩子開

拓創新的熱心意味著這些活動是由你賦予價值。有時候制造事端的渴望因沒法解決而給孩子帶來麻煩,

或者當他們努力完成某個任務時他們可能遭到挫折。假使允許小的挫折對孩子來說是合適的話,看護人

就應該准備防止克服挫折,也要希望有錯誤發生。當考驗和失誤造成失誤多於直接成功時,關鍵是要為

孩子提供情感安全網。像幼兒其它發展裡程碑一樣,成功地完成自我看護的任務是年齡特征。一個嬰兒

努力抬起他的頭,翻身或坐起來是他獨立性非常重要的步驟。愛、友愛和營養將幫助他達到這個目標。

 一旦孩子會動時,一個安全的環境至關重要。

  大膽好奇的幼兒幾乎很少或沒有對他們安全的判斷能力,因此你要確信他們能夠在安全的環境裡進

行開拓和實驗。通過給予孩子小小選擇作為訓練控制他生活的方法,鼓勵孩子達到在這個步驟上的獨

立。這些選擇可能包括讀哪個故事、唱哪首歌和穿哪件襯衫。

  學齡前兒童能非常活躍地表達很多思想、感情和需求,他們將向獨立邁出更大的步伐。鼓勵學齡前

兒童每天做自己的事,例如允許他們把衣服和玩具放到一邊。創建家庭生活——清理桌子,折疊毛巾,

或者幫助准備就餐——創建一種能力感和教孩子如何對待別人。一旦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就有很多機

會使孩子容易獨立。決定選擇朋友、科目和玩都是他們日常生活選擇的一部分。通過給予大孩子金錢的

責任可以支持孩子資金決定的能力,例如,給孩子一點零花錢或者指定一個孩子為班級財務管理員。

  盡管對重要的問題需要設立界限和保証穩定的規則,但隻要可能尊重孩子的選擇同樣重要。通過顯

示你真實的熱情和認識到一個幼兒所完成的很多小任務,你正在幫她控制她的世界,並為她准備一個健

康獨立的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雙胞胎天使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