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上一兩頓不是壞事:餐桌上教出好孩子---推薦序
餐桌上絕非小事!---「餐桌上教出好孩子」推薦序
文/彭菊仙 Chu-Chu 媽咪
http://tw.myblog.yahoo.com/jw!kxMruVSYFRm4PaRXsQahRm.y9B9tjzCWHxYvHz5STp6RyDgA5aA-/article?mid=9194
「食慾」雖是一個最基本簡單的生理現象,但是「如何滿足」卻絕對不只是「吃飽」這麼簡單而已,在這個選項過多、供過於求、快速烹調、家庭式微、自我中心、個人主義高張的現代社會,「吃飽」變得簡單方便極了,但濃縮的過程,卻斷送了豐富的「食育」文化及情感風格薰陶。
為什麼冷漠木然的孩子愈來愈多?想要讓孩子的心溫暖起來,讓孩子的面容豐富起來,不如讓全家人圍桌團聚、快樂吃飯!鮮食佳餚、飯香四溢,伴著一家子的和樂陶陶,是人類家庭獨有的愛與溫暖的傳遞時刻,是孩子心靈幸福能量快速擴充的時刻!唯有餐桌上流動著愛與安定的力量,才能澆灌出溫暖熱情的人格特質。
為什麼唯我獨尊、不肯分享的孩子愈來愈多?如果我們能在餐桌上就先教導孩子,好吃的可不要一口氣全吃光,滿足自己之時,更要留意別人的需求,孩子從餐桌踏出去之後,或許就可能進一步去體察別人的存在與需求,時時為他人留餘地。
為什麼不知感恩的孩子愈來愈多?那麼,可不要讓孩子白白錯失了餐前的準備工作與餐後的收整清掃!任何父母都希望輕快簡明就能解決孩子的民生問題,於是包個便當,付錢了事,進了餐廳,杯盤狼藉。然而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孩子,可能不思茶飯得來之不易、想不起盤中飧的粒粒皆辛苦!
為什麼耽溺沉淪的孩子愈來愈多?那麼先幫助孩子學習在餐桌上節制自己的口腹之慾吧!餐桌上學得會自我控制,好吃的適可而止,不好吃的也願意多方嘗試,這必定是未來能夠杜絕濫飲、豪賭、沉癮、沉淪的最佳起步!
為什麼過度肥胖、過動浮躁的孩子愈來愈多?作者的一句好玩的話值得問玩味:「追問孩子的分數,不如關心孩子的大便!」我們做為父母的,有責任為不懂得判斷的孩子把關。孩子的血肉一點一滴都在堆疊,一分一秒都在長大,在這個黑心商品充斥、賀爾蒙濫用的沒良心的社會,孩子之所以大有問題,常常「食」才是問題,不對的食物,引發不對的成長、不對的行為,而孩子「食」的習慣一旦固定,問題也就根深蒂固,真的不可不慎。從一開始幫孩子做判斷,更要隨著孩子長大,教導孩子自己做好「食」的判斷!
餐桌上乘載的不僅是香噴噴的飯和菜,還有一家子的風格、氣質、品德的傳承,餐桌上絕不能僅以「吃」一字等閒視之,作者一句「餐桌上絕非小事!」真是在我心底反覆翻攪與思量。六歲以前,「吃」 的學習包含了肌肉發展、手眼協調、動作控制、慾望控制、獨立人格訓練;六歲以後 餐桌上更延伸出禮貌紀律、健康習慣、自我照顧、體察他人需求、分享與付出等層面。
所以作者說:「孩子走到哪兒,都會帶著自己家庭食育的痕跡。」如果我們不去用心感受餐桌上處處含藏的隱喻,當孩子走出餐桌之後,必定處處張顯不良「食育」的難堪痕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