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的專心度基模(年齡與專心度平均值), 而勉強四歲的孩子專心於同一活動30分鐘,那是父母的要求太過分, 可不是孩子的專心度有問題呢!
通常孩子對他感興趣、喜歡的事情,專心的時間可能會超過上述的平 均值,否則就可能低於平均數。 這或許可以解釋很多家長共同的感嘆;叫孩子練習寫123,孩子就是 坐不住,常找一些理由, 如上廁所、喝水,藉故起來走動; 可是,一旦坐在電視機前看卡通影片,又像被強力膠黏住了,叫都叫不動。 大人們千萬不要期望幼童會對所有活動照單全收,並且100% 的專心參與, 因為選擇性的專心也是孩子「興趣」的一種自然反映。
這類孩子,在團體活動時間,經常坐不住而扭動身體、左顧右盼,或是碰觸其他的孩子。 天生容易分心的孩子,通常需要老師特別關照,比如說,宣布事情後,要他覆述一遍,確定他是否聽到了。 這樣的孩子只有靠慢慢地教,一味責備是沒有用的,如果父母在這方面的氣質正好跟小孩不能配合,當「急驚風遇上慢郎中」,就會造成緊張的親子關係。 建議父母要先瞭解自己與孩子的先天氣質,並提供幼童老師參考,「適性而教」,才能避免衝突的發生 4.生理因素---減低孩子專心度:
就像電腦在處理資料,人體通常透過眼睛、耳朵等感官,接收資料(刺激),再透過神經系統,將資料傳遞到大腦,經過大腦統整後,才能輸出(反應)。 如果孩子的不專心是神經成熟度的問題,如:大小肌肉無法靈活運用、手眼無法協調等,造成孩子學習上的困難,藉助感覺統合的活動,可能可以改善;但如果是耳朵、眼睛、腦部、神經等病變,如:聽障、腦傷等影響了孩子對外界刺激的接收與處理,就不是提昇感覺統合功能可以解決的。 另外,孩子生病或太過疲累,也會造成不專心。
當用來盛裝生活中負面情緒的水庫超過安全水位時,就會開始做調節性的洩洪,出現緊張、發脾氣等行為。 而為了應付緊張、焦慮等行為,情緒水庫水位越高的人,花在與外界互動的精力自然就減少,也就比較不易專心。 由於每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學習適應外界的規範,忍受學習上的挫折,面對不喜歡而不得不去做的事,因此,小朋友的情緒水庫是不斷地在進水,需要適當地紓解。 即使是大人也無法在憤怒或焦慮的情緒中專心學習,何況是年齡尚淺的幼兒呢? 專家建議若想讓孩子回復專心學習的情緒,「遊戲」是相當不錯的情緒紓解方式,所以就不要擔心孩子「玩野了」,因為玩遊戲是幼兒「調節性洩洪」的一種方式,一但情緒獲得了紓解,孩子也就較能專心於事物學習之上了。 了解孩子的先天專心指數! 父母親若能先了解孩子先天上的限制與優勢,從孩子年紀與專心度平均值、個人興趣、氣質差異、情緒好壞以及生理疾病的因素作考量,在評估孩子的學習專心度時,就能「對症下藥」尋找到較適當的改善方法,也能避免因不了解原因,而對分心的孩子報以氣急敗壞的責罵或因此太過於失望與擔心。 此外,容易分心的孩子,特別需要大人的陪伴與關注,除了需要以耐心相待, 當孩子有進步時,更別忘了讚美、鼓勵,以建立他的自信心喔!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