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怎樣減少寶寶的暴力行為?轉po

我的孩子最近一段時期,他經常產生暴力傾向,例如打人、掐人,我不知道是這個時期的男孩都具備這樣的特點,還是平日的教育不夠恰當?我該怎麼辦?



  目前,幼兒時期孩子出現打人的現象成上升趨勢,很多父母也非常擔心。從普遍的情況看,基本分為三種類型。

  1. 孩子因為想引起他人的注意而採用打人的方法。

  2. 當使用打人的方法可以滿足他的需要的時候,他就會一直持續不斷地使用下去。

  3. 還有一種就是模仿所看到的行為。

  父母可以根據孩子打人的不同原因採用以下方法處理。

  如果發現孩子每次都是在受到冷落或者是其他小朋友搶了自己風頭的時候發生打人的行為,就需要一方面注意避免拿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作比較,另一方面慢慢讓孩子明白他自己並不是唯一的,同時要教會孩子表達自己情緒的方法,比如「唱歌」也是可以引起別人注意的方法。

  如果發現孩子每次打人都是要滿足自己的需要,那麼家長一定要明確表示不能滿足他的要求。也許剛開始的時候會比較難做,可能孩子會哭,但家長一定要堅持。如果孩子每次都能通過「打人」來達到自己的願望,他就永遠不可能停止「打人」。

  如果發現孩子是在模仿電視裡的人物動作,就需要注意了。因為孩子在6歲以前都是通過其他人的反應來判斷自己行為的對錯的。在他們大腦裡的信息處理是不充分的,所以家長要有選擇地給孩子挑選適合孩子年齡的電視節目。

  讓孩子常年處在別人家會對她有不良影響嗎?

  女兒一直不在我身邊。她一直住在大姑家.因為我在鄉下,她大姑在城裡,我覺得她在那兒上幼兒園、上學要比鄉下條件好.但我總擔心女兒長年住別人家裡,不在父母身邊會對她的成長造成影響。我是否應該把她接回來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教育者。孩子無論在何種環境中長大,和父母一定是最親的。從父母角度來說,當然把孩子送到一個更好的環境裡學習和生活是給了孩子更好的機會,但是對於孩子來說,他並不知道也沒有意識到這些是機會,在他的心中會翻譯成一種語言,就是「爸爸媽媽離我很遠,他們是不是不喜歡我了?」

  孩子的需要和父母的往往是不一樣的,他更加希望的是和父母在一起,直接感受到父母的愛。

  就目前情況來說,孩子在親戚家,所以家長應該盡一切可能和孩子保持溝通,並且通過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把對孩子的愛傳遞過去。同時,也需要及時和親戚保持聯絡,關注孩子成長過程。在放假期間,一定要和孩子相處一段時間。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肯定會因為成長環境的不同,對於農村環境有一些自己的評價,家長對於孩子的這些反應,需要注意但不要過於敏感。孩子的評價是他們自身的感受,所以家長需要進行引導而不是由於敏感引發的強迫孩子認同的行為。

  父母對於孩子來說,永遠是最重要的人,所以不論身在何種環境,我相信孩子都會愛你敬你。

  我該如何糾正孩子的行為?

  我女兒有個在我看來不能理解的行為。就是有時候有什麼事情不順她的意,她就會自己打自己。譬如說有一天,我爸爸吃檳榔,她看到就拿了一個,我爸爸就對她說不能吃。她不哭也不鬧,就把檳榔給了我爸爸,但是她馬上就掐自己的臉,而且掐得很重,好像不知道疼一樣。這時候我該怎麼做呢?

  孩子的行為是受「獲益」驅使的。當她發現自己「打」自己的時候是獲益的,也就是你們會滿足她的要求,她就會一直保持這種行為。

  你的女兒會直接從滿足自己的需求來決定自己的行為。當她第一次懲罰自己的時候得到了滿足,她就會繼續下去。

  建議平時以故事的方式告訴她當我們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應該如何表達,並且可以和她進行現場模擬,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遊戲,慢慢地她就會在生活中使用這個方法。另外,如果再出現上面提到的情況,可以先分散她的注意力,但是不能滿足她的願望。我們可以要求她用故事中提到的方法來說服家長滿足她的想法。

  孩子會在比較兩種做法的過程中,體會到哪種方法最有效,就會逐漸改掉這個習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雙胞胎天使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