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共學部落 打造自學新契機轉po

http://n.yam.com/lihpao/garden/201006/20100613729882.html

立報╱游婉琪 2010-06-13 23:00
調整字級: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在這裡,經常看到不同家庭的兄姐,照顧其他家庭的弟妹;一個孩子受傷了,可能是一個家庭的母親送他去醫院、另一個家庭的母親幫他換藥。」自學團體童心共學小組負責人金聿琳描述自學家庭互動的情況,有如現代的新部落關係。

凝聚自學資源

越來越多家庭選擇「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替孩子訂做適性學習。由於個別家庭的條件不同,並非所有家庭都有能力負擔在家自學費用,及多元課程規劃的能力。於是,一些理念相近的家庭成立共學小組,扮演在家自學推手。

自學團體童心共學小組負責人金聿琳,從帶領自己3歲女兒自學開始,到組成媽媽讀書會、共學小組,發展出一套繪本主題延伸教學法。這套繪本主題教學,不僅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更拉近親子和不同家庭間的距離。

主題教學以繪本作為媒介,延伸出語言、人文、科學、藝術等不同領域。單一主題課程進行2至3天,打破過去單方授課形式,強調相互觀摩學習。

走出戶外學更多

以蓮花繪本課程為例,小組大家長金聿琳表示,學生閱讀繪本內容後,可從「分辨蓮花和荷花的差異」出發,前往戶外進行觀察記錄,認識各種類型的水生植物,上一堂最接近大自然的自然課。

在「尋找蓮花在哪裡」過程中,學生們開始認識台灣的行政區域劃分、學會看地圖。有了基本能力後,金聿琳拋出問題:台灣除了桃園觀音和台南白河以蓮花做為特色產業,還有哪些地方有類似案例?特色產業的發展背景為何?引導孩子找資料,上台分享報告。

金聿琳強調,童心共學小組的報告要求學生手寫文字、手繪圖片或剪貼,孩子在不斷練習及觀摩他人作品的過程中,連程度只有幼稚園的學生,也能發表出色的報告。

透過古今中外和蓮花相關的詩歌作品賞析,除了讓學生陶冶情意外,金聿琳也會告訴孩子,古人將蓮花視為品格的代表,是基於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讓課程扣緊品格教育。

課堂除了在教室裡進行,也經常延伸到戶外,學生們在蓮花池畔朗誦自選和蓮花主題相關詩歌、即興創作童詩、自由取景寫生。

自立自強求成長

金聿琳表示,小組背後的推手「媽媽成長小組」扮演重要角色。家長從設計課程、編寫教材到輪班教學,透過彼此間討論,清楚得知學習容易出現的瓶頸為何,因此共學小組內家庭不再出現父母對子女說「道理就是這樣,你怎麼會不懂」的情況。

金聿琳表示,在家教育並非菁英教育,許多自學家庭不乏一家就有3、4名孩子,難以凡事都仰賴外聘教師。自學家長在課程規劃過程中,以「共學」方式對談出許多精采課程。

金聿琳表示,在共學小組中,父母親先經歷學習,再以親身體認教育孩子,讓學習不再只有家長站在一旁要求孩子。她舉例,曾經有自學家庭為了瞭解溫泉,全家人前往全台各地溫泉景點,實地測試分析溫泉品質及水溫,這種學習熱情與家人的緊密關係,絕不會在孩子考上大學後就消失。

金聿琳指出,共學小組的一大特色在於,彼此只有合作關係,沒有競爭關係,這也是她認為「自學孩子是幸福的」原因之一,每當一位家庭成員出現狀況,團體內自然會有人立刻補位協助。

應注意平衡關係

慕真在家教育協會理事長黃夏成強調,在家教育不是只有孩子受教育,現代家庭賭上金錢和夫妻關係換取孩子的教育,家長的重心只有繞著孩子轉,卻忘了要滋養夫妻關係,導致孩子長大離家後,許多家庭也面臨分崩離析的景況。

黃夏成表示,有些自學家庭過度依賴共學小組,讓共學小組成為學校以外的另一間小學校,讓不同家庭內的特質受到混淆。他建議,自學家庭應和共學小組保持「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關係,在充實自我與團隊合作間取得平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雙胞胎天使媽 的頭像
    雙胞胎天使媽

    雙胞胎天使

    雙胞胎天使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