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適時牽引,讓孩子自己跨過障礙

「陪孩子共玩,要觀察他怎麼學習,爸媽加一點提醒,孩子會很開心地重覆學習他會的東西,一直玩到熟練為止。」爸媽發現他對剪紙很有興趣,再找剪紙書等相關資源讓他參考,但這些資源要適合孩子的程度。


若真的太難了,爸媽先同理他:「這樣疊積木真的不太容易喔!那我們來看看這個桌子,咦!為何它不會倒?」並再次鼓勵他:「那我們來做成這樣子,看看會不會倒?」


「這就是父母的支持角色!」朱郁文說,當孩子有興趣學習時,爸媽興味濃厚地陪伴他、與他對話;放棄時,爸媽適時牽引,問他問題、舉例觀察另一件相關的遊戲,再讓他自己操作,他會自己跨過了這個學習障礙。
孩子真得有學到嗎?

另一種典型的爸媽則是擔心孩子沒學到、學不好,例如到美術館看畫展,常聽到爸媽會很急切地問「你有沒看到這幅畫,快看阿!」,爸媽深怕孩子沒吸收到,很想導引他去看去聽,這種推力卻扼殺了孩子的興趣,「父母只要將心比心,自己在學習時希望得到哪種支持,再用這種角度去看孩子的心境。」朱郁文說。


但是爸媽給了學習素材與環境,怎麼知道孩子學到了沒?


看完畫展,可以跟孩子聊聊,或許他一時說不出個所以然,過幾天他會開始冒出一些觀點,就可以知道他吸收轉換的程度;若爸媽一開始就給壓力,永遠不會收到孩子後來可能發生的回饋;尤其不應該要求孩子學第一次就學會,因為學習是不斷輸入,再累積上來的。


「孩子會從學習得到的經驗中,主動建構出自己的模式。」朱郁文認為,大人要把孩子的學習權歸還給孩子,重視他主動學習的過程,而不是大人直接灌輸教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雙胞胎天使媽 的頭像
    雙胞胎天使媽

    雙胞胎天使

    雙胞胎天使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